閱讀量:12295 2022-11-14
轉自新華網
原文鏈接:http://www.news.cn/tech/20221114/bb01cc9fefef41a09120628575560368/c.html
新華網北京11月14日電(鄭偉)隨著我國“雙碳”戰略目標的發布及實施,順應數字、綠色發展成為當下產業變革的核心,也讓中國企業有了新一輪提質增效的機會。在出行領域,不同交通工具的碳排放強度存在差異,交通工具是助力實現“雙碳”目標重要的一環。用電動車代替燃油車出行,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碳排放量。出行工具的選擇上,油轉電的趨勢隨之大大增加,而低碳出行也促使著越來越多企業通過技術升級來響應從制造到應用的“低碳”戰略。
??持續技術研發推動行業創新
??在《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的引領下,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成為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的重要共識方向?!稊底纸煌ā笆奈濉卑l展規劃》目標下,我國也正在通過交通新基建,提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支撐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和交通強國建設?!熬G色低碳”也因此成為近兩年在企業發展方向上最重要的一環,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迎來圍繞著“碳中和”進行的產業轉型潮。 在產品碳足跡透明化、加快推廣“碳標簽”的共識中,電動車品牌臺鈴也積極響應,在臺鈴集團總裁姚立看來,中國減排行動是一場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也將帶動規模龐大的投資,創造巨大市場機遇和合作空間。擁有3億保有量的全國電動自行車市場,為實現‘雙碳’戰略做出了巨大貢獻,價值不言而喻。
??城市是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占全部溫室氣體排放的75%,如何實現通過更強的技術從而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成為擺在臺鈴面前最大的挑戰。姚立坦言,只有“堅守科技創新,方能跑得更遠?!痹谂_鈴的企業基因里,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據悉,臺鈴圍繞電動車核心技術制定研發創新戰略,無論是在艱難的創業初期,還是在已具超大規模的現在,臺鈴始終不斷加大在技術研發和創新方面的投入,全面推進科技創新的制度與組織管理,吸引優秀人才,不斷激發科技與創新力量。
??持續的技術研發投入與產品迭代使臺鈴擁有了可持續發展的底氣,同時在內部大力推廣數字化變革也顯得更加游刃有余。臺鈴掌握了電動車在電控、電池、電驅的多項產品序列里,從最初的外觀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到掌握電動車核心技術的發明專利中1000多項各類專利技術,尤其是云動力系統,目前已迭代至4.0版本,這項技術將電動車的能效使用率提升到97%,讓電動車更節能省電,從而跑得更遠,也正是這項核心技術,使得臺鈴一舉打破電動車跑不遠的大眾續航焦慮,將行業普遍四五十公里的續航水平一舉提升到百公里,其后在臺鈴不斷的技術突破下,將電動車續航提升到了200公里時代。在掌握國家專利省電技術同時,臺鈴還是國家節能標準的參與者和制定者,并參與起草了《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節能認證規則》、《電動自行車節能認證技術規范》等多項國家標準。截至目前,臺鈴已經有超過100款產品獲得了國家節能產品認證,榮獲“節”字標。
??綠色與低碳背后是電儲能持續不斷的技術發展。產品創新依靠材料創新,普通鉛酸電池、鋰電池的成熟應用已經逐漸看到了產業天花板,如何在同等體積下提高充電效率及能量密度成為下一代電池的關鍵節點。石墨烯電池的出現或將捅破行業天花板,打破材料產業阻礙。它們提升性能的方法是增加鉛板密度,從而使電池的蓄電能力得到提升,鉛板也不容易斷裂,壽命更長。臺鈴研發搭載的第二代石墨烯云電池單位體積內,具備更高密度的能量儲備比常規電池高,電更足、更耐用。據臺鈴介紹,石墨烯云電池采用六級防護功能,比常規的鉛酸電池使用壽命更長,同時該類電池利用碳基納米復合材料,在低溫環境下也能正常提供電能,充電一次可達200公里續航。
??不僅如此,臺鈴集團還全面參與推動電動車產品加載先進的定位導航系統,充分利用數據傳輸功能,從而構建起智能網絡平臺,連接產業鏈條上的各參與者,實現行業與用戶完成減排量的申報的同時,獲得了經濟及社會效益回饋,從而進一步加快電動車這一低碳交通工具的普及。
??數字化轉型賦能產業發展
??電動車行業是典型的制造業,其技術創新賦能綠色低碳發展的過程中,數字化已經成為破局的關鍵。數字化未來勢不可擋,《“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指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體,在全面數字化的背景下,面臨新的趨勢和挑戰。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加速融合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擁抱數字化。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全國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和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5.7%和75.1%。
??基于在數字技術的積累,臺鈴正不遺余力的探索新方向、新模式,為行業的科技創新添薪助力,推進數字技術轉化和商業化應用。對此,姚立提出在把握“市場需求增加”和“全球化”兩個新機遇時,電動車行業面臨創新不足這一挑戰。面對挑戰,臺鈴已完成了從研發、生產、銷售及企業運營管理等環節的信息化系統基礎建設,尤其是在智能制造方面正加快推進落實,新建工廠的生產制造將更加智能化、數字化。同時為了讓產品更懂消費者,臺鈴還與華為、阿里、百度等科技企業合作,通過互動數據加深臺鈴對用戶的理解與洞察,逐漸積累起龐大的數字資產,從而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
??用戶訴求是企業進行科技研發和創新的動力。中國電動兩輪車行業從萌芽、崛起、發展至今,是用戶訴求幫助了企業成長。對此,臺鈴也有相應的解決方案:始終以用戶為中心,緊緊圍繞用戶需求,不斷加大科研投入,通過技術升級不斷解決用戶對續航里程的焦慮。臺鈴也對應用戶痛點問題,提出“造跑得更遠的電動車”的發展方向,正是抱著這樣的態度,在生產制造過程中逐漸探索出一套既利于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同時又提升研發能力的雙效機制,也是中國企業高速增長的確實反映。
??“雙碳”任務實施兩周年的今天,我國交通行業已進入到了以降碳為重點,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智慧交通與智慧城市全面數字化轉型的綠色發展階段。數字技術也成為建設智慧交通、實現交通碳減排的核心推動力。未來,眾多互聯網科技企業將繼續深化技術迭代能力,強化數字技術優勢,開放合作,共建低碳、節能、高效、安全的綠色智慧交通。在姚立看來,電動車行業需要通過數字化技術賦能產業發展,共同推動電動車的減排量計算與交易,讓電動車減排的效益與貢獻惠及社會,從而實現行業轉型升級,抓住雙碳時代的巨大紅利。
版權所有:臺鈴科技(廣東)有限公司
粵ICP備08038692號友情鏈接